一个世界排名361位的法国姑娘,去年因韧带撕裂错过法网,复出后被对手公开嫌弃“体臭”,生涯总奖金仅14.8万欧元。
今年她持外卡主场作战,却连克世界第3和第6,杀入法网四强狂揽69万欧奖金,暴涨近5倍!
她的名字叫布瓦松,22岁,正在书写网球史上最狂野的黑马童话。菲利普·夏蒂埃球场的灯光打在布瓦松汗湿的背心上,她的右肘刺着“Resilience”(韧性)的纹身。
看台上飘着红白蓝三色国旗,法国球迷的呐喊几乎掀翻罗兰·加洛斯的顶棚。就在十分钟前,这个排名361位的姑娘刚以7-6(6)、6-3淘汰了18岁的天才少女安德列娃,成为45年来首位首次参加大满贯正赛就闯进四强的球员。
布瓦松跪倒在红土上,双手捂着脸,肩胛骨因抽泣剧烈起伏。对手安德列娃抹着眼泪匆匆离场,球拍袋拉链都没拉好。
现场解说扯着嗓子喊:“361→65! 这是法兰西的奇迹! ”——布瓦松的即时排名正从深渊冲向云霄。
展开剩余78%九个月前,这片红土差点永远抛弃她。2024年法网开赛前一周,布瓦松在训练中听到膝盖传来“咔嚓”一声。
诊断书写着:前十字韧带撕裂。
手术台上签字时,她在病历本角落写下:“我的红土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 ”复健期长达9个月,她每天花6小时做神经运动训练,练的不是肌肉而是大脑反应速度。
今年四月,她终于回到赛场,却在WTA鲁昂站遭遇羞辱。英国选手达特在局休时向主裁投诉:“她身上的味道让我窒息,能不能喷点除臭剂? ”
裁判驳回了这荒唐请求。布瓦松什么也没说,只是默默以6-4、6-2横扫对手。
赛后她在社交媒体P了张除臭剂广告图自嘲:“或许我该接个代言? ”
法网抽签出炉时,博彩公司给布瓦松开出的夺冠赔率是1赔500。首轮对阵24号种子梅尔滕斯,看台空着一大半。
但当她用反手直线制胜分拿下赛点,法国球迷开始骚动。第三轮击败同胞雅克莫那晚,更衣室有人嘀咕:“这野丫头穿得像个篮球运动员,打法却像当年的皮尔斯! ”
真正的风暴在第四轮降临。
面对世界第三佩古拉,布瓦松先丢一盘,第二盘1-3落后。电视解说翻着她的资料念:“职业生涯总奖金14.8万欧元,约等于佩古拉一场表演赛出场费……”
可布瓦松突然变了个人,专攻佩古拉的反手位,连续三个压线球逼得美国名将摔拍。决胜盘4-4平的关键局,她一记穿越球让全场起立跺脚,红土看台抖得像地震。
当佩古拉最后一球出界,布瓦松的团队包厢炸了。物理治疗师把冰袋抛向空中,教练的笔记本掉进咖啡杯。
技术统计显示:她二发得分率高达73%,比佩古拉高出29个百分点。这场胜利让她奖金账户猛增44万欧元,相当于过去五年收入总和的三倍。
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安德列娃,首盘3-5落后时,布瓦松的鞋底几乎磨穿。“小米辣”手握两个盘点,主场观众静得能听见鹰眼系统运转声。
可布瓦松突然放出网前小球,安德列娃踉跄救球扭了脚踝。抢七局6-6平时,布瓦松一记正手大角度抽击,球蹭着边线扬起红烟。
第二盘安德列娃3-1领先,却突然崩了。
她把球砸向观众席遭警告,布瓦松趁机连赢5局。赛点那个球,安德列娃回球下网,布瓦松直接瘫成大字型。
她的团队冲进场拥抱她,防护师撩起她衣摆——腰上还缠着去年手术的肌效贴。
新闻发布厅挤得水泄不通。
当记者问“是否觉得自己在创造奇迹”,布瓦松擦着汗笑:“去年躺病床时,我连上厕所都要人扶。
现在你们说奇迹? 那只是我每天练6小时的利息。 ”大屏幕上滚动着她的新数据:单届奖金69万欧元,即时排名第65位。
更衣室储物柜里,手机疯狂震动。WTA125圣马洛站的冠军奖杯照片被刷到角落,新消息全是赞助商邀约。
她拿起去年手术前拍的X光片,又放下。窗外传来球迷合唱《马赛曲》的声浪,混着主持人喊她名字的回音:“洛伊丝·布瓦松——法兰西的新火种! ”
半决赛对阵高芙的海报贴满巴黎地铁站。海报左边是高芙捧起美网奖杯的华丽侧影,右边是布瓦松跪地捂脸的抓拍,膝盖沾着新鲜红土。
售票处排起十年未见的长队,黄牛把山顶票炒到2000欧元。
菲利普·夏蒂埃球场将第一次为世界排名361位的球员清空所有包厢。布瓦松在球员餐厅啃面包时,电视正重播她逆转佩古拉的赛点。
餐盘旁放着财务刚送来的奖金分配表:69万欧元中,15万付给康复团队,8万交税,剩下的够买辆新车——如果她想要的话。但她只是把表格塞进背包,拉链上还挂着去年护士送的康复小熊。
中心球场开始清场准备半决赛。布瓦松独自留在更衣室,用胶带缠紧右膝。
护腕里掉出张纸条,是手术前写的:“韧带会断,梦想不会。 ”
她把纸条塞回原处,拎起球拍走向通道。通道尽头的光淹没了她的身影,只有背心上“Resilience”的字母在黑暗里反着光。
发布于:四川省